700倍票房回报率,这部演员众筹的日本cult片凭什么能做到?

最近在日本,一部小成本电影以票房黑马的姿态跳脱出来。成本只有300万日元(人民币18万元)的电影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,从6月上映以来,票房累计已经超过24亿日元(1.2亿人民币),回报率将近700倍,并获得了很高的口碑评价,可以说是日本电影近年来少有的一匹黑马。

34岁的上田慎一郎自编自导,东京导演·演员养成学校ENBU Seminar校长担任制片人,学生演员自掏腰包,众筹经费。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学校项目,在半年之内连续口碑发酵,吸引了大批“自来水”观众,从内部放映、电影节首映、艺术院线试映到日本全国超过300家影院上映,上映12周,仍排在周票房前10名。

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,单纯依靠口碑传播,就能如此卖座?

表面上看,这是一部B级丧尸片。一个独立电影剧组进入深山废墟中拍摄一部僵尸电影, 谁知真的僵尸袭击了那里。导演大喜过望继续拍摄, 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,记录下了剧组成员一个接一个成为僵尸。

根据观众的反馈,这只是电影的前三分之一。影片后段用“双重戏中戏”的结构,连续反转,环环相扣,并且全片无处不透露出导演的迷影情结。用一部电影,表达对电影本身和拍电影的热爱,也让观众以小见大,看到了超越电影职业之外的人生道理。

这种极具刺激性的视觉和题材,在日本电影被IP占据的现状中难得一见,促成了自发式的口碑传播。那么这种作者风格的电影,在制作和市场两个层面,是否有可复制性呢?对于中国的电影行业是否有借鉴意义呢?

单纯依靠口碑的裂变传播

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几乎没有在宣传上花费太多钱,毕竟连拍摄制作花费的钱还是靠演员众筹获得。这和目前多数商业片用烧钱的方式推动宣发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本片第一次试映在2017年10月,只面向工作人员,但已经收获了很高的评价,后来又进行了连续6天的点映,面向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。这极大地增强了主创团队的信心,开始投报电影节。

 

2018年4月,电影去往乌甸尼斯远东电影节(Udine Far East Film Festival)首映,在这个欧洲地区面对亚洲电影的最大平台上,最终本片获得观众选择奖第二名。导演上田慎一郎表达了自己的惊喜之情,“这部成本极低的电影,演员阵容及团队都名不见经传,最后却离那些电影界中的杰出作品仅有一步之遥,简直难以置信。”

6月23日,电影在东京的2家小型艺术影院公开上映,在新宿拥有84个座位的迷你影院“K's cinema”中,5周内上映了77场,每场均为满席,甚至电影票早上开卖5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。

8月3日起,电影开始于大型电影院上映,上映影院数超过316家。8月起,电影在韩国公开上映,10月还将在中国香港上映,扩散到半个东亚地区,此外还被邀请参加众多海外电影节。

上田慎一郎对这样的成绩表示惊讶,“从未考虑过票房的事情,仅仅是抱着‘做出可视为自己最高杰作的东西’进行的,还立下过‘希望有5000人来看’的高目标。”

反而是这样单纯的动机驱使下拍出的电影,吸引了大量的自来水粉丝。像“没办法剧透,自己去看吧!”这样的评价,形成口碑传播效应,勾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心。甚至还出现了“摄像机不要停!感染者”、“去看摄像机不要停!”这样的社交媒体账号。

影评人水道桥说,“充满过剩的电影爱的这部电影,也理应作为日本的低预算独立cult电影被爱戴。对它的好评与评价会飞跃日本,在世界范围内也永远不会休止吧。有趣的脚本与创意,也会超越预算与国境,直击电影观众。”

剧作的胜利:

双重戏中戏,多重反转(部分剧透)

所有小成本获得票房口碑双收的电影,无一不是在电影本体上做文章,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也不例外。小成本制作,不可能依靠大场面,但是可以玩剧本结构,玩镜头技巧。

丧尸题材B级片不新鲜,但是真正能跳脱出丧尸片限制的并不多,而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借助丧尸片的外壳,表达的是丧尸以外的主题,比如对拍电影工作的完整反映,对拍电影的热爱,甚至于对工作哲学的思考。这已经与其他丧尸电影区别开来。

这些大的主题,都是从“剧组进入废墟中拍戏”这一小小的切口开始。通过一波三折的连续反转,剧本被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部分。

第一部分,正在拍摄丧尸电影的剧组,遭遇了真正的丧尸,导演不但没有cut,反而决定继续拍摄,拍出一段37分钟长镜头,在两层戏中戏里都是炫技的片段。

第二部分,手持镜头推出,原来这个长镜头实则是一个网络直播的策划。这一部分呈现剧组组建和讨论的完整过程。

第三部分再次反转,呼应前面的铺垫和线索,把剧情推向高潮,产生很多笑料,以及很多催人泪下的段落。

电影把cult元素、迷影情节、电影主题完美结合在一起。除了对昆汀的《低俗小说》、三谷幸喜的《广播时间》、《德州电锯杀人狂》等经典cult电影的致敬,还把隐藏在摄影机背后的人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来,把丧尸、电影和人联系起来,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。在剧本层面,结构层次分明,完整度极高。这是成功的关键。

有评价表示,如果上田慎一郎导演亲自上阵饰演电影中的导演,就更天衣无缝。可惜未能实现。

小成本佳作的逆袭难以复制

1.2亿人民币票房,在日本票房排行榜上其实并不高,但是由于超低成本、超高回报率格外引人注目。

可惜,无论在日本,还是在中国,这样的电影都不具备可复制性。尤其在电影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,资本主导的电影项目获得高票房的可能性更高。

2017年,日本制作并上映的594部电影,平均成本大约是5千万日元(约300万人民币)。东宝株式会社一直是都日本票房市场的领头羊,每年约有七八部电影排名前十,每部制作成本投入通常在人民币六百万到三千万之间。

而像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这样以小博大的案例,实在少之又少。也正因如此,本片对于被各类IP电影包围的观众来说,是新鲜刺激的存在。至少在这一部电影中,观众能够剔除商业因素的干扰,回归电影本身的乐趣。

在中国,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,像忻钰坤的《心迷宫》成本170万、票房1065万,宁浩的《疯狂的石头》成本350万,票房2700万,6-8倍的票房回报率,已经是最为成功的案例,而除此之外,大多数低成本电影可能只有小范围传播的能力。

在中国,电影作者们与大众市场的链接路径并不清晰。多数自筹经费拍摄的影片,小范围试映、参加电影节展是寻找观众的第一步。而即便在电影节展上有所斩获的电影,经过拿龙标、进入院线公映的漫长道路,多数电影的票房难以突破500万。

《心迷宫》、《疯狂的石头》的成功,与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有相似之处,都是在叙事结构上做文章。导演本身都是狂热的影迷,都在自己的电影中效仿电影大师的手法,向他们致敬。

但是由于两国电影环境的差异,宁浩、忻钰坤们却无法像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一样,加入cult元素作为爆点,否则就丧失了与大众见面的机会。

因此,集多种爆点于一身的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,在中国很难被复制。而在日本,下一部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何时出现也很难预计,更依赖于电影作者本人的创意。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,这样的案例都是小概率事件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